• <table id="wrqnm"><strike id="wrqnm"></strike></table>
    <acronym id="wrqnm"><strong id="wrqnm"></strong></acronym>
  • <tr id="wrqnm"></tr>
  • <pre id="wrqnm"><label id="wrqnm"><menu id="wrqnm"></menu></label></pre>
    <acronym id="wrqnm"></acronym><pre id="wrqnm"></pre>

      山西省晉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
      當前位置: 網站首頁 » 紅色專欄 » 抗戰春秋 » 勿忘歷史 »

      紀念抗戰,化苦難為民族復興的斗志

      發布日期:2018-08-15 11:51    來源:人民網    作者:李達仁
           又到一年8·15,一個值得億萬中國人民永遠銘記的日子。1945年的8月15日,日本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。一場正義戰勝邪惡、光明滌蕩黑暗的抗日戰爭,迎來最終勝利時刻。勝利來之不易,歷史不容忘卻。73年之后的今天,我們依然要從這段歷史中汲取教益和給養。
          我們不應忘了,是靠著什么,贏得了戰爭的最后勝利。“四萬萬人齊蹈厲,同心同德一戎衣。”在那場艱苦卓絕的反侵略戰爭中,億萬同胞空前覺醒,整個民族奮勇而起,母親送兒打日寇,妻子送郎上戰場,男女老少齊動員,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中華民族歷史上抵御外侮的偉大篇章。中國共產黨以自己的政治主張、堅定意志、模范行動,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,引領著奪取戰爭勝利的正確方向,成為堅持抗戰、指導抗戰的中堅力量。今天我們重溫抗日戰爭那段苦難輝煌的歲月,就是要牢記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為維護民族獨立和自由、捍衛祖國主權和尊嚴建立的偉大功勛,傳承好彌足珍貴的抗戰精神,用歷史的火把照亮民族復興之路。
          當我們為勝利而歡呼時,也不應忘了,是什么勢力,讓這場戰爭得以發生。日本侵略者為了達到吞并中國,進而吞并亞洲、稱霸世界的罪惡野心,悍然發動侵略戰爭,制造慘絕人寰的人間悲劇,給中國人民和廣大亞洲國家人民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災難。這是刻入石頭、刻入人心、刻入歷史的事實,是誰也無可否認和歪曲的。即便今天,我們依然需要警惕,真相一旦在失憶中睡去,歷史和現實都將沾滿灰塵。在日本,軍國主義依然沒有被掃入歷史垃圾堆,否認侵略戰爭的逆流不斷粉墨登場。為修改“和平憲法”,讓自衛隊在海外使用武力成為可能,日本現任政府可謂“煞費苦心”。誰忘記歷史,誰就會在靈魂上生病,只有正確認知歷史,個體才能獲得心智健全,民族才能文明理性,國家才能安定有序。
         當我們痛斥侵略者時,還不應忘了,捍衛歷史,其實就是保衛和平。今年,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。近年來中日關系的回暖勢頭來之不易,這是雙方共同努力、相向而行的成果,更是正視歷史、以史為鑒的結果。歷史問題是事關中日關系政治基礎的重大原則問題,牢記歷史才能更好開創未來,不忘戰爭才能更好維護和平。中日兩國能否共促和平發展、共謀世代友好,一個根本點就在于以史為鑒、珍視和平。一切罔顧侵略戰爭歷史的態度,一切美化侵略戰爭性質的言論,都必將被中國人民和有正義、良知的日本人民所堅決反對。
         “一個國家的光榮,可以讓13億中的每一個人去分享;而國恥,同樣也需要每個人都承擔。”終點亦是原點?谷諔馉幍膭倮,是中華民族從衰敗走向振興的偉大轉折,在中國現代史劃出了一條“界河”:之前是列強入侵、軍閥割據、一盤散沙,之后是眾志成城、國家崛起、民族復興。我們不能因為苦難的包袱太重、歷史的悲情太濃,就模糊記憶、忘掉歷史,也不能因為處身和平時代,就讓歲月沖淡一切苦難和傷痕。把抗戰精神和抗戰記憶化為沖刺民族復興的斗志和動力,擔當起歷史賦予的神圣使命,中國人民一定能實現偉大夢想、捍衛世界和平。
      本站編輯   林子

     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2021
    1. <table id="wrqnm"><strike id="wrqnm"></strike></table>
      <acronym id="wrqnm"><strong id="wrqnm"></strong></acronym>
    2. <tr id="wrqnm"></tr>
    3. <pre id="wrqnm"><label id="wrqnm"><menu id="wrqnm"></menu></label></pre>
      <acronym id="wrqnm"></acronym><pre id="wrqnm"></pr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