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table id="wrqnm"><strike id="wrqnm"></strike></table>
    <acronym id="wrqnm"><strong id="wrqnm"></strong></acronym>
  • <tr id="wrqnm"></tr>
  • <pre id="wrqnm"><label id="wrqnm"><menu id="wrqnm"></menu></label></pre>
    <acronym id="wrqnm"></acronym><pre id="wrqnm"></pre>

      山西省晉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

      《戰地紅花七月開》——興盛篇(一 --5)

      發布日期:2019-09-10 17:12    來源:《戰地紅花七月開》    作者:編委會
      晉西民間戲劇研究會重振旗鼓
          晉西民間戲劇研究會是1939年在張稼夫等同志的倡議下,在晉西南成立的。后來因戰爭和人員變動等原因,一度停頓工作。為了使邊區戲劇運動能按中央的要求更好地開展,于1943年4月,召開了擴大理事會,七月劇社派人出席了這一會議。晉綏分局宣傳部長張稼夫到會,報告了以往的工作情況,并提出了以后的工作方針:根據中央文委關于劇運的總方針,要改造本地區民間戲劇團體,充實新的內容,使戲劇成為宣傳教育群眾的有力武器,真正為工農兵服務。會上,推選出亞馬、王修、常蘇民、裴世昌、施林彬五人為常務理事,裴世昌為主任理事,馮松擔任秘書處理日常工作,會址就設在七月劇社。
          研究會恢復工作后,第一件事就是決定整理民間戲曲,將原來流傳民間的戲曲歌腔、曲牌用現代音樂技巧譜寫記錄下來。首先從山西梆子入手,成功后在著手譜眉戶等戲。因此,成立了以常蘇民為首的小組,參加者有張朋明、杜天文、郭沫林、閻子明、牛級山、任德勝等同志,率先整理山西梆子樂譜。
          常蘇民同志原載晉東南魯藝分院工作,調延安途徑晉綏時,賀龍司令員將他留在晉綏工作。他是一位老的音樂家,對民間音樂整理研究不遺余力。經過他和老藝人們的共同努力,終于在1944年春夏之間,完成了《山西梆子音樂概述》的編纂工作。并于同年7月,由酷愛晉劇藝術的中共晉綏分局油印科長曹速同志,以高超的刻印技術油印出版。新華書店發行數百份,一搶而空。
          這本書系統地整理譜寫了山西梆子的唱腔和曲牌。迅速成為各地專業戲曲工作者、音樂工作者及業余愛好者的工具書;對輔導群眾文藝活動作用更大。音樂家呂驥曾給予高度評價,他在給常蘇民同志的信中說:“在戲劇音樂的整理上,你們所做的工作是十分有價值的,可說是中國研究民間戲曲的先導,大家都應向你們學習。”
          之后以劇社人員為主,研究會又開始組織對眉戶、秧歌的整理記錄工作,對民間戲曲音樂記譜的科學化、正規化作出不懈的努力。
          資料來源:《戰地紅花七月開》
          本站編輯:杜  瑞
       

     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2021
    1. <table id="wrqnm"><strike id="wrqnm"></strike></table>
      <acronym id="wrqnm"><strong id="wrqnm"></strong></acronym>
    2. <tr id="wrqnm"></tr>
    3. <pre id="wrqnm"><label id="wrqnm"><menu id="wrqnm"></menu></label></pre>
      <acronym id="wrqnm"></acronym><pre id="wrqnm"></pre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