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-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......(05月09日)
- 一封家書(05月08日)
- 珍藏七十年的烏木筷子(05月02日)
- 做一個有擔當的紅軍后代(04月25日)
- 不忘初心 銘記歷史(04月24日)
- 沉痛悼念晉綏抗日老前輩田秀英阿姨(04月23日)
- 山東牛(04月19日)
- 春暖花開迎客來(04月18日)
- 魯藝80年回眸與展望(三)(04月18日)
- 尋訪官莊垣(04月17日)
我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了--訪晉綏抗日老戰士劉汝茂
發布日期:2017-07-09 20:59 來源:山西省晉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 作者:劉汝茂口述

91歲的晉綏抗日老戰士劉汝茂,2017年5月20日攝于蘭州家中。
劉汝茂簡歷
1926年出生,山西河曲縣舊縣鎮人。1947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。
1941年6月入晉綏二中學習。1942年9月提前畢業,在河曲縣貿易局工作。
1943年,調行署禁煙督察處交城禁煙工作隊工作。1944年,調行署秘書處科員,期間參加干部培訓班。
1947年,先后任綏蒙區政府財政處科員、晉南行署秘書處科員。
1949年進軍大西北,先后任甘肅行署科長、甘肅省政府辦公廳審計科科長、文書科長、機關事務處處長、檔案處處長,甘肅省檔案局局長、黨組書記。
口述:
我是山西河曲舊縣鎮人,1926年8月26日出生,家里祖祖輩輩都是貧農。
晉綏二中是1941年5、6月間在河曲縣一個叫海潮庵(1)的小廟里成立,是晉綏邊區政府成立較早的一所中學。學生們都穿軍裝,是培養干部的一所學校。我于1941年6月入校,是學校的第一批學員。講課的老師資格都很老,還有長征老同志。

采訪中
那時學校條件艱苦,我們在學校是邊學習邊勞動,任務很重。二中河曲籍的學生很多如:任景德、王治民(王致民)、張濟等。
在學校一年的時間,最難忘的是相當艱苦的生活。我們吃的就是黑豆、高粱、谷糠。谷糠和高粱混在一起,谷糠很硬,吃在嘴里扎肉,吞咽困難,更不好消化,經常便秘,非常痛苦。就是這些也是每人一天只有幾兩,過年可以改善一下伙食。在1942年過年,那天沒吃早飯,等著吃好吃的。吃了飯大家去打籃球,一會就餓了,要求吃飯,又去做飯,結果就吃了五頓飯。其實每頓飯都沒有吃飽。
在學校時是供給制,衣服都是公家發的。我那時小,小號衣服我還當大衣穿。后來二中遷到保德縣東關的二郎廟。
因工作需要,我于1942年9月提前畢業,離校到到河曲縣貿易局工作了,當時金熙英是貿易局局長。在貿易局沒多久我就調走了。
1943年,我調到行署禁煙督查處,當時的處長是劉墉如。禁煙督查處把我派到交城禁煙工作隊工作,我們這個禁煙工作隊有30多人。敵占區一直在種大煙,主要任務就是去敵占區征收大煙,解決邊區的困難。日本人的炮樓在山上,我們就在山下活動,禁煙工作隊實際上是武裝工作隊。
那時交城縣縣長是周鳳鳴,抗聯主任是華國鋒,華國鋒還兼任游擊隊政委。交城的游擊隊民兵工作干得很出色,勞武結合。開始掃蕩時日軍直走大道,游擊隊民兵游擊隊民兵埋下的地雷爆炸,炸得鬼子尸肉橫飛。于是鬼子就用牛羊開道,牛羊剛經過又被炸死。鬼子見狀害怕至極,只好改走山路,可是民兵們用石頭埋雷管照樣爆炸。鬼子無可奈何地說,土八路不懂步兵操練法,白天打、晚上打,禮拜天也不放假,交城游擊隊,打得敵人寸步難行。

劉汝茂叔叔為基金會留言

發揚晉綏人民艱苦奮斗的革命傳統。 劉汝茂 2017年5月20日
1944年,我調到行署秘書處工作,當時秘書處處長是辛蘭亭。秘書科長是陳開堂(南下去了成都),副科長是溫二如。其間,組織上把我送到興縣黑峪口干部培訓班學習。
那一年,日軍對我晉綏根據地首府興縣實施狂轟濫炸。幾乎隔1、2天就要遭遇日軍飛機的轟炸。有時甚至是一天幾次轟炸。有一次日軍飛機轟炸,陳開堂科長擔心文件丟失,叫我回去鎖辦公室的門。因敵機轟炸跑不去了,我就臥倒在辦公桌下。敵機炸彈的沖擊波把辦公室的門窗、墻壁都震垮了,我被埋在下面了。后來經搶救我才活過來,但一只耳朵的聽力被震壞了幾乎失聰,我的心臟也是那次受到了影響。
這年冬天,興縣黃河沿岸出現多年不遇的冰封凍結,沿河十幾公里的河面全部封凍。日軍通過飛機偵查發現了,日本鬼子乘機對我邊區瘋狂地進行冬季掃蕩,進而妄圖越過黃河進犯我黨中央所在地延安。當時寧武、嵐縣的日軍都出動了。
晉綏黨政軍領導提出,保衛延安!保衛黨中央!在晉綏邊區聯防司令員賀龍將軍親自指揮下,動員邊區黨、政、軍民萬余人,日夜奮戰在黃河冰面上破冰。
當時我參加了黑峪口村沿河的破冰戰斗。我們共有500余人,地方200多人,部隊官兵200多人。每天都冒著日軍飛機的轟炸和飛機上機關槍的掃射,犧牲了不少同志。有的是在冰面上滑倒落入冰洞里犧牲的,有的是犧牲在日軍飛機的轟炸下。
破冰之戰晝夜不停--白天撬冰,晚上炸冰。白天,我們分為兩班,一部分人員在冰面上用榔頭、洋鎬、鐵桿撬冰塊,另一部分人在岸邊休息,一小時輪換一次;晚上軍隊和民兵用炸藥爆破。經過五個晝夜的奮戰,終于把冰封的黃河炸開了,從而破滅了日寇利用冰封之機進犯黨中央所在地延安的罪惡陰謀。


離休不忘黨員義務--為汶川大地震捐款1000元。
當奮戰到最后一天的中午時分,河面上仍有四五百人,緊張的開挖,撬冰。只見岸上的人們招手呼喚,但聽不清說什么。我以為敵機又來掃射、轟炸,仰望天空未見有敵機,冰上的人們亂作一團,我亦隨大流往岸邊跑,跑了幾步滑倒了,爬起來繼續跑。只見冰面嘎嘎地作響,腳下的冰層裂開兩寸多的口子,河水順著裂開冰縫噴射出一丈多高。這時,我才明白整個冰塊破裂移動了。當我站立的冰塊順著黃河水漂,距岸邊約五六尺遠,上岸已經來不及了。只見岸邊上的人,每人持一根長桿,搶救冰上的人。我很幸運,牢牢地捉住了一根長桿,跳下了水,岸邊的人將我拉出了水面!
然而仍有參戰的五六位戰友踩著碎冰塊與河水英勇搏斗,但未能獲救,被兇猛的河水沖走而光榮犧牲了。
我一想起犧牲的戰友,心里就很難受。我們應當牢記這些為新中國成立而流血犧牲的先烈們,我們要學習他們英勇頑強、無私奉獻的革命精神。我非常懷念他們,懷念在晉綏的戰斗歲月里結下的戰友情,難忘在晉綏老區的日日夜夜。 時隔70多年了,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了。
賀老總與晉綏人民同甘共苦12年,他的豐功偉績昭如日月,人所共見,他是一座豐碑,永遠活在人民心中。

左起:劉汝茂之女劉曉羅、段曉飛、劉汝茂叔叔、劉汝茂夫人羅幼云阿姨、杜秀文、田小明。
當初參加革命時,就是一個很樸素的感情,打日本,保家衛國。有些富裕家庭的人,受不了艱苦,就回家了。我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了。參加革命就在晉綏,黨對我一直都很信任。現在,國家對我照顧得很好。足矣!我離休時是正地廳級,經中央組織部2015(314)號文件批準享受副省長級醫療待遇,我永遠感謝黨,感謝國家,感謝晉綏。
注1:海潮庵又稱海潮禪寺,始建于明萬歷年間,明末毀于兵火,清代順治年重建。海潮庵隨山勢而建,北高南低。寺廟坐北向南,整體建筑結構嚴謹,小巧玲瓏。寺外山環水繞,古槐參天,寺內松柏常青,香煙繚繞,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古建筑。 為山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采訪時間:2017年5月20日
采訪地點:甘肅省蘭州市
采 訪 人:段曉飛 杜秀文 田小明
本站編輯:林子
主辦:山西省晉綏文化教育發展基金會 晉ICP備15001143號-1
Copyright Shanxi Jinsui Culture Education & Development Found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
北京辦公地址:北京市豐臺區廣安路9號院國投財富廣場4號樓313/314 郵編:100073 電話:010-63395639/63395661 郵箱:sxjs93@163.com